北大清明论坛留下的彩蛋

2018-04-02 19:19:20 深圳吉田墓园 853

去年,我们把“学会告别”送上热搜;

今年,朋友圈被“生命教育”新闻刷屏。

作为协办单位,小福更是拿到了一手资料,

本文将为大家深入挖掘

展示论坛文化资源,

为意犹未尽的小伙伴们

再奉上一份值得回味的拼盘大餐。


Step 1. 嘉宾观点(精选)


韩启德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原主任

今天大家来讲死亡,进行生命的教育,个人可以有个人的观点,个人可以有个人的相信,但是你相信什么就真的去相信,这样你会比较正确的对待死亡,你死亡的时候也会比较好。


我现在已经73岁,我经常在想死的问题,想得多了,听得多了,我感觉“I am ready”,我相信我死的时候,我有遗嘱,不要让我脑死亡(维持技术性生存)我准备好了,我会死得很好的。

周  程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

清明既是一个科学的节气,又是一个文化的节日,所有教育问题都要回归常识,我们应了解清明的由来,了解其文化的内涵。       


在清明时节关注、讨论生死问题,我认为大有必要,死和生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在对待生死问题和其他宗教不一样,我们看重死亡,只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葛剑雄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著名学者

人类历史有多长,死亡历史就有多长。在人类历史,死者多于生者,死亡过程的发生多于生命过程。各种唯心观念将死亡看成进入另一个境界的开始,或由物质向精神的转换,而唯物主义者则将死亡视为物质的人体和依托于该人体的精神的消失。


死亡,是每一个人所必须面对的宿命,没有人是可以逃脱的。我们怎么来面对它、克服它、战胜它呢?只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我们才真正明白我们应该怎么活着。

罗点点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总干事

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的使命是让更多人知道按照本人意愿以尽量自然和有尊严的方式离世,是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


我们推广一个理念,生前预嘱。我们提供一个选择,尊严死。我们提倡一种精神,我的死亡我做主。我们让夕阳艳丽,让晚霞灿烂,让死亡多情。


生前预嘱和“我的五个愿望”里面所涉及的所有的问题,不是安乐死。我们建议的只是在生命和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不进行过渡的抢救,不进行给病人带来病痛的那些有创的治疗,而是让死亡以最有尊严的方式来临。

王一方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知名医学人文学者

死亡哲学是生命教育与死亡辅导的冰山底座,关乎信仰与价值、爱与智慧。哲学本身就是爱与智慧,把死亡加进去,就是死亡、爱、智慧。


死亡哲学有四大诉求。扩展死亡认知、叩问人生母题(生、死、爱、恨)、重塑生命图景、探究生命意义。


我们做死亡教育面临着情理。理性上的认识了死亡,但是情感上放不下。哲学给我们的生死学赋予两个功能,一是融冰,二是除弊。


我们要提醒我们的病人、家属、医生去做这件事,所以今天我们要向死而生,转而去爱,接纳超越死亡,做到道谢、道歉、道情、道爱。

伊  华

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墓园国际集团首席品牌官

殡葬行业直面生死的属性,决定了它始终要揭开迷雾,体现本质。而中国殡葬行业目前最大的问题,正是其教化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并非对殡葬行业的拔高,而是回归它的核心所在。


因为殡葬从古至今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服务的对象是人和人生,对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便是殡葬服务的社会价值。


从这个角度而言,殡葬场所是生命传承、文化体认的最好平台,它明确人类社会关系中血缘这样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的社会性的集中表现。



北大清明论坛现场


Step2. 媒体汇总


本次论坛有53家媒体全程参与,并积极报道。在社会上掀起了一阵关于“生命教育与死亡辅导”的热议。


除主流媒体如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社、凤凰网的聚焦报道,我们惊喜的看到了许多学术类及健康类专业媒体平台的主动推送,如:医师报、北京电视台《我要当医生》栏目、健康报等等,还有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网,使本次论坛真正意义上做到里全方位立体式传播。



Step 3. 精彩花絮


本次论坛为期一天,吸引了来自医学、哲学、生死学、生死教育、殡葬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网上报名的公众人士共400余人参加论坛。


当天现场还有络绎不绝的学生及热心群众前往参会,虽未能进入会场,但是也坚持在场外听完了一天的演讲。


同期,还有66000多人次在网上点击《北京时间》及微站直播观看论坛。


现场观众全程专注

本次论坛,墓园国际集团派出了5人小分队,从会务接待、媒体联络、直播及微站等技术层面支持本次论坛。


秉持着一贯的社会责任担当,借清明节之氛围,以期不断打破国人避讳死亡的语境与禁忌思维。


前路漫漫,奋斗不息,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