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阳光,生命才能恣意生长

2020-02-19 14:31:41 深圳吉田墓园 590

今日雨水,记得《福寿人文》杂志春季刊的卷首语是:思如青草,当春乃发。雨水冲刷后的思念,是否会更加晶莹剔透令人动容?2020年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发,中国进入全民抗疫期,社会工作者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一线社工在为新冠肺炎相关“四类”人群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一个特殊的人群及其需求逐渐涌现,即因疫情失去亲人的家庭,他们的哀伤需要抚慰。

心理学和精神疾病科学所定义的哀伤是指丧亲者在丧失亲人后的心理、生理、精神、社交等方面的哀伤反应。哀伤辅导是指关怀人员对有需要的丧亲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和支持,帮助丧亲者走出哀伤的底谷,重建对生命和生活的信心与热情。哀伤辅导的需求正在浮现,危机干预的服务我们正在进行。

同期,我们诚挚邀请心理干预专家参与心理援助活动、邀请生命教育专家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各界大咖的联袂指导,将帮助殡葬行业在做好从业者安全防护和心理疏导的同时,更能承担起抚生慰殁,向全社会传递正确的死亡观、生命观的责任。我们更欢迎社会各界对公益平台的活动提出需求,待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后能及时推出更符合民众需求的各类心理方面的咨询及救助。

为此,由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上海墓园公益发展基金会参与支持的“社会工作参与疫情防控在线课程计划”决定推出“疫情救助中的哀伤辅导实务系列课程”,邀请哀伤辅导领域的海内外专家学者为相关人员讲授专业知识、分享实务经验。


课程初步分三期推出,第一期“疫情中的哀伤辅导”,第二期“疫情后的创伤及哀伤干预”,第三期“生命教育”,自2月17日始,隔天一次。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自2月17日始,隔天一次,隔天一次,隔天一次!切莫错过。


课程大纲

第一课 丧亲后急性哀伤应对策略

第二课 关怀人员同情疲劳与自我保护

第三课 关怀者的说话技巧

第四课 疫情下哀伤辅导的原则、过程与技术

第五课 结构化临床探访过程要点及注意事项

第六课 以家庭为中心的居丧期辅导

第七课 不同哀伤主体的情绪表达和干预:以儿童临终过程为例

第八课 疫情之下死亡焦虑的识别、评估与应对

第九课 如何活在当下:患者及家属的预期哀伤辅

今晚(2月19日)21:00,是刘新宪老师的第二堂课《关怀人员同情疲劳与自我保护》,请大家准时收看。



导师介绍和课程安排

本期讲师:刘新宪老师

课程主题:战“疫”创伤性哀伤心理辅导

课程时间:2月17日、2月19日、2月21日21:00开始

课程时长:60min

个人简介:美国哀伤咨询系统注册哀伤咨询师(GC-C)。对近代哀伤理论和干预以及在中国的本土化有深入研究,曾多次为失独父母提供哀伤疗愈科普讲座,以及为高校、卫健委干部、工作人员、心理咨询师、公益志愿者提供培训和讲座,包括面向全国的大型网上公开讲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基于全国调研数据的中国失独人群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研究”特聘研究员。曾参与“首届中国哀伤研究与干预国际研讨会”的策划,并曾担任组织委员会副主席。我国唯一哀伤疗愈主题网站“哀伤疗愈家园”的主要发起人与赞助者。著有(合著)学术著作《哀伤理论与实务:丧子家庭心理疗愈》,被评为2019年度20本心理学好书之一(20本书中3本系中文原著 ,其余系翻译书籍),哀伤科普文章50余篇。除刘老师外,陆续将有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副主任程明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务社工张灵慧、全国宁养社会工作督导卢建等专家学者的专业课程陆续上线,锁定单号晚9点的课程频道,学习助人自助的科学方法。



听课方式:

本次授课以“腾讯课堂”为平台,在课程开始之时,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听课。课程结束后24小时即可看回放。由于课程为直播课,在课程还未开始之前扫描二维码不会有课程内容。课程PPT以及文字稿将会相继在【行走的社工】微信公众号推送,课程回放链接和课程主要内容将隔日在【社工抗疫之声】推送,尽请关注。

长按二维码上课:课程PPT以及文字稿将会相继在【行走的社工】微信公众号推送


课程运营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执行团队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行走的社工”团队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社工共振”团队


支持单位: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宁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宁养院

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

上海墓园公益发展基金会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